梔子比眾木,人間誠未多。于身色有用,於道氣相和。紅取風霜實,青看雨露柯。無情移得汝,貴在映江波。——唐‧杜甫《梔子》唐朝詩人杜甫在成都的流浪生涯中寫下了《梔子》,這首詩提升了梔子花的文學地位。相比牡丹的華麗和荷花的文人氣質,梔子花在傳統中並不顯眼。杜甫以質樸的筆觸描述了梔子花的獨特之美,它能抵抗嚴寒,四季常綠,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。梔子花,在唐代被稱為「玉堂春」,得名於其果實形似古代酒杯「卮」。唐朝的園藝發展使梔子花從山野走向皇家花園,從單瓣進化到複瓣,展現
梔子比眾木,人間誠未多。于身色有用,於道氣相和。紅取風霜實,青看雨露柯。無情移得汝,貴在映江波。——唐‧杜甫《梔子》唐朝詩人杜甫在成都的流浪生涯中寫下了《梔子》,這首詩提升了梔子花的文學地位。相比牡丹的華麗和荷花的文人氣質,梔子花在傳統中並不顯眼。杜甫以質樸的筆觸描述了梔子花的獨特之美,它能抵抗嚴寒,四季常綠,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。梔子花,在唐代被稱為「玉堂春」,得名於其果實形似古代酒杯「卮」。唐朝的園藝發展使梔子花從山野走向皇家花園,從單瓣進化到複瓣,展現其素雅之美。雖非中國十大名花,梔子花以其純淨如少女般的外貌和獨特的香氣,成為夏日中最引人注目的花卉。其香氣清新而持久,讓許多香水品牌都試圖模仿卻難以復制。梔子花的花語是「一生的守候、永恆的愛和喜悅」,象徵著她從冬天起就開始預備到夏天的盛開,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風霜考驗,最終綻放出不凡的美。這與杜甫詩中的梔子花相互呼應,展現出超然和自得的心境。